景区介绍
湖南西瑶绿谷景区
  • 湖南西瑶绿谷旅游区于2010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,公园位于临武县西南部,地处湘粤两省交界处,总面积12441公顷。

    景区包含四个片区,分别为石子坪片区、烂漫樱花谷片区、分水坳片区、天鹅塘片区以及连接各片区的沿线旅游风景带,总面积约16.8平方公里。

    旅游区“绿谷瑶乡,珠湘之源”的资源特色明显,具有很强的资源吸引力。旅游区涵盖了生物、地文、水文、人文、天象五大景观类型,“绿谷瑶乡,珠湘之源”的资源特色明显,十里樱花长廊、万亩杜鹃花海、长河落日、西山霁雪等景观远近闻名,具有很强的资源吸引力。景区先后被评为“湖南省生态旅游示范区”、“国家AAA级旅游景区”、郴州市“十佳旅游目的地”和中国(湖南)气候旅游胜地“夏季避暑旅游目的地”,并作为临武县代表性资源助力临武县进入“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”名单。

    一是山美。旅游区内群峰竞秀,沟谷纵横,山坡陡峭,具有“青、幽、秀、奇、雄、险、古”的特色。旅游区属典型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,年平均降水量保持在1500—1900毫米之间,年平均气温16℃左右,具有良好的雾、雪自然景观和凉爽的气候特色,春有山花烂漫,夏有凉风送爽,秋有登高望远,冬有林海雪原,“西山霁雪”为我县著名的八景之一。

    旅游区岩石类型均为花岗岩石,远望气势磅礴、蔚然壮观;近看山峰兀立,怪石嶙峋,据初步挖掘,有仙人遗鞋、西瑶石佛、飞来石画、四仙护塔、兽形石、元宝石、猴面石、树包石、阅溪台、红岩峰、神龟峰等独具特色的山石景观。二是林幽。旅游区内森林植物极为丰富,森林覆盖率达95%,森林蓄积量32万立方米,保存有完整的原始次生林,是一座巨大的生物宝库和天然氧吧。植物种类丰富。境内生长着上千种植物,据初步调查,共有种子植物175科、699属、1515种,境内众多的沟谷造就了少有、特殊的沟谷阔叶林植被,这些植被都保存较好。稀有分布树种多。如宽叶泽苔草为湖南省除莽山、蓝山外的第三分布点,另外还有多脉凤仙、软荚红豆等。珍稀树种群落类型多。如胸径74cm、高18m的“南方红豆杉之王”,奇形怪异的福建柏,金光闪烁的金叶含笑,稀少的红椿,以及分布最广的甜槠常绿阔叶林群落等。三是水秀。旅游区内分水坳是珠江流域和湘江流域的分水岭,具有极强的地域景观独特性和文化意义。

    追溯珠湘之源,可静观舂(chōng)陵水和武水川流不息。沿江溪流潭瀑密布,有文昌坪瀑布、桃源瀑布、双龙瀑布、瑶寨瀑布、厚坪冲瀑布、二龙戏珠、凤凰跌水等12个瀑布,瀑布边空气负离子浓度超过20000个/cm3,最高的为文昌坪瀑布高达81200个/cm3,负离子含量远超过CI标准。另外还有半月潭、鳄鱼潭、碧沙潭、静月潭、翡翠池、洗心池等多处潭水胜景。四是物奇。旅游区内有223种野生脊椎动物,其中陆生脊椎动物201种,鱼类22种。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3种。其中蟒蛇、黄腹角雉、林麝、云豹等4种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;大鲵、虎纹蛙、黑鸢等29种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。另有139种陆生脊椎动物属于“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、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脊椎动物。”鸟类有夏候鸟或繁殖鸟13种,冬候鸟13种,旅鸟2种。旅游区内的南风界是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,每年的春秋两季成群结队的候鸟从这个通道往返迁徙,成千上万只候鸟在碧水蓝天之间时而展翅高飞、时而悠闲憩息,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动人画卷。五是民淳。旅游区内瑶族同胞聚居,拥有千余年的居住历史,底蕴深厚的瑶族文化、保存完好的瑶寨村落特色鲜明,瑶文化、民族风俗别具一格。瑶族历史传说、民俗节庆、民族歌舞、民族服饰、民居建筑等随着时代的变迁依旧不断传承,瑶族歌舞、瑶族绣品、西山腊肉、西山米酒、临武鸭等文化习俗及土特产品远近闻名。瑶族文化艺术奇葩——高台长鼓舞是瑶族同胞最为独特、古老、保存最为完整的民族文化艺术之一,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。

2025年04月05日推荐景区


万华岩风景名胜区

赏玩点有:苏仙岭景区、万华岩景区、东塔岭景区、仙岭湖景区 等


莽山国家森林公园

赏玩点有:鬼子寨景区、崖子石景区、猛坑石景区、猴王寨、莽山珠江源漂流、莽山自然博物馆等
各地景区推荐
 成山头风景区   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   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   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   鄂尔多斯杭锦旗亿利库布其沙漠七星湖旅游区   烟台市蓬莱阁景区   临汾市尧庙-华门旅游区   河南养子沟景区   五泄风景区   石象湖生态风景区